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
一、专业名称及代码
专业名称: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
专业代码:580106
二、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
教育类型:高等职业教育
学历层次:大专
三、招生对象与学制
招生对象: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
学制:三年
四、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
(一)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,德、智、体、美等方面全面发展,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、模具CAD/CAM和模具数控加工等实践能力,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,适应模具制造行业生产、管理、服务等需要,同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,具备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。
(二)人才培养规格
1. 基本素质及能力要求
(1)政治思想素质
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,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树立科学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。
(2)身心素质
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。
(3)职业道德素质
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、爱岗敬业与吃苦耐劳精神、团结协作精神、踏实肯干与乐于奉献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。
(4)科学文化素质
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、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。
(5)方法能力
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、获取信息的能力、使用工具的能力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创新能力、基本的创业能力。
(6)社会能力
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协调沟通能力、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。
2.基本知识
心理健康教育、就业与创业指导、形势与政策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体育、应用数学、英语、计算机文化基础。
3.专业基础、专业知识
1) 工程图样识读、零件测绘及二维绘图、三维CAD基础知识;
2) 电工与电子应用技术基础知识;
3) 模具材料选用及成型工艺、机械零件及传动、常用机构等基础知识;
4) 钳工、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中级工知识;
5) 特种加工技术基础知识;
6) 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基础知识。
4.拓展知识
1) 冲压模具设计能力提升;
2) 塑料模具设计能力提升;
3) 数控机床维护基础知识。
(三)能力结构及要求
1.职业核心能力
1) 具有良好的查阅、搜集、整理、保存、处理、使用数据与资料能力;
2) 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、书面写作与人际交往的能力;
3) 具备较强的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,服务于生产现场的能力,并具备良好的组织、管理与协调能力;
4)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,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;
5) 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与协作能力;
6) 具有辨证的、逻辑的、形象的、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、分析、综合、归纳的技能,并形成较强的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现场应变能力。
2.专业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
1) 具有较强的识读与绘制设备装配图、零件图的能力;
2) 具有较好的各类维修工器具及检具、测绘工具使用能力;
3) 具有机械零件工艺编制的能力;
4) 具有机械零件数控加工、简单零件手工制作的能力;
5) 具有冷冲模与塑料模设计和装配调试能力;
6) 具有实际工程需要的计划、总结、报告、说明书、论文、合同、公文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及计算机文字、表格、图形处理能力,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能通过国家一级及以上等级考试;
7) 具有基本的英语阅读水平,并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(二级或三级);
8) 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,并通过国家技能鉴定获得中级及以上等级证书。
五、就业面向与职业规格
就业面向与职业规格见表下表。
序号
|
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(群)
|
职业资格证书
|
备注
|
1
|
数控机床操作
|
中、高级数控车工、数控铣工
|
必考(二选一)
|
2
|
模具钳工
|
中、高级模具钳工
|
3
|
模具设计、数控程序编制、数控工艺编制
|
CAD/CAM应用认证
|
选考
|
4
|
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操作
|
电工等级证书
|
选考
|
六、专业课程体系
1.公共基础学习领域
序号
|
课程名称
|
教育目标
|
主要授课方式
|
考试/考核主要方法
|
备注
|
1
|
心理健康教育
|
加强心理教育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、人生观,提高心理素质。
|
讲授+讨论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2
|
安全生产与劳动法知识
|
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与普及,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以及知法、守法意识。
|
讲授+讨论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3
|
艺术鉴赏
|
加强艺术教育,培养学生树立良好审美观。
|
讲授+讨论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4
|
就业与创业指导
|
加强就业与创业教育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观,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。
|
讲授+讨论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5
|
形势与政策
|
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,提高学生思想道素质;培养学生爱国热情。
|
讲授+讨论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6
|
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|
加强思想道德教育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提高思想道素质;加强党史教育、国情教育、加强学生的爱国热情;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的思想基础。
|
讲授+讨论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7
|
法律基础
|
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与普及,培养学生知法、守法意识。
|
讲授+讨论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8
|
体育
|
进行体育素质训练,提高身体素质;进行身体健康教育,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,团队协作精神;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。
|
演示+练习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9
|
应用数学
|
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;掌握英语数学的知识与理论;具备工程计算应用能力。
|
讲授
|
过程考核+终结考核
|
|
10
|
英语
|
掌握基本语法,具备一般交流和阅读能力,通过四川省大学生英语二级考试。
|
讲授+练习
|
理论考试+英语等级考证
|
考证
|
11
|
计算机文化基础
|
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获取、处理、传递及英语的基本技能;提高学生素质和计算机文化意识;了解并掌握常用软件的应用技能。
|
讲授+演示+练习
|
终结考核+计算机等级考证
|
考证
|
2.专业技术学习领域
序号
|
课程
名称
|
教育目标
|
典型工作任务
|
主要授课方式
|
考试/考核主要方法
|
备注
|
1
|
工程图样识读与绘制
|
具备工程图样识读能力;具备工程图样手工绘制能力;具备内径、外径、形状误差测量、位置误差测量的能力; 能根据图样上所标注的符号确定所采用的公差原则,并能根据标注公差值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边界尺寸和补偿值的大小
|
识读设备工程图样;绘制设备零件图、装配图;认知极限配合基本理论及尺寸测量、形位公差基本理论及误差测量、表面粗糙度、螺纹公差的基本原理与方法;公差配合理论及典型零件公差知识
|
讲授法、实验法、项目教学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笔试
|
核心课程
|
2
|
电工电子应用技术及实训
|
具备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认知与实践应用能力
|
认知电工与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;进行常用电工与电子设备的使用、维护、检查、简单问题处理及日常管理
|
讲授法、实验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笔试
|
|
3
|
机械基础
|
具备机械设备的基本认知与实践应用能力,能根据实践需要,对典型机械零件与机构的特性等进行一般分析和简单设计改进
|
认知机械设备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;根据生产现场需要,设计简单机械设备,或进行已知缺陷改进
|
讲授法、实验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笔试
|
|
4
|
三维CAD(UG)
|
具备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、装配、生成工程图纸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
|
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、装配、工程图的生成
|
项目教学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测试
|
|
5
|
模具钳工实训
|
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机械常识和模具钳工技能,获得初、中级钳工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;具备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管理能力
|
认知常用工量具及设备的工作原理、使用维护要求和方法;进行典型零件钳工加工工艺的编排
|
项目教学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笔试
|
|
6
|
模具拆装测绘与绘图
|
具备模具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的基本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,能进行公差与配合的一般测量工作,能识读并正确标注零件公差与配合要求;同时具备运用CAD技术进行机械制图的能力;具备模具拆装与调试能力
|
标注和识读机械零件图样上的公差与配合;进行常用公差与配合的测量,判断其合格与否;并能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、装配图等
|
项目教学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上机测试
|
|
7
|
模具材料及制造工艺
|
具备模具材料性能分析与选用能力;具备材料热处理能力;具备刀具选用能力;具备模具机制工艺编制能力
|
认知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及性能;进行模具材料的选用及毛坯制备;进行刀具选择、零件加工工艺编制
|
讲授法、实验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笔试
|
核心课程
|
8
|
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及实践
|
具备数字控制技术的基本认知能力;具备典型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和数控加工能力
|
认知数字控制技术的基本常识;开展典型工件的工艺分析,并选择配套工艺装备,使用相应数控机床进行加工
|
讲授法、实验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笔试
|
|
9
|
三维模具设计
|
具备模具设计的三维造型能力,能熟练运用三维软件进行模具设计
|
典型模具的设计、三维造型
|
项目教学法
|
项目测试+综合测验
|
|
10
|
特种加工技术
|
具备独立操作电火花机床和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常见工件的能力,并能够正确分析电火花、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的常见故障
|
认知电火花机床和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基本原理、基本设备、工艺规律、主要特点和范围、操作规程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
|
项目教学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测试
|
|
11
|
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
|
具备冲裁模、弯曲模、拉伸模设计能力
|
认知冲裁模、弯曲模、拉伸模结构和工作原理
|
项目教学法
|
项目测试+综合测验
|
|
12
|
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
|
具备注射模、压注模设计能力
|
认知注射模、压注模结构和工作原理
|
项目教学法
|
项目测试+综合测验
|
|
13
|
模具制作实训
|
具备模具装配和调试的实际操作能力;具备进行冲压工艺分析、方案确定、工艺设计计算、模具零件结构设计、模具加工工艺路线等岗位能力
|
典型模具装配、模具设计和工艺路线制订
|
项目教学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笔试
|
|
14
|
数控加工训练
|
具备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、操作机床完成零件加工
|
操作机床完成零件加工
|
项目教学法
|
过程考核+最终测试
|
|
3.拓展课程
序号
|
课程名称
|
教育目标
|
主要授课方式
|
考试/考核主要方法
|
备注
|
|
1
|
创新创业教育
|
创业基本知识及创业能力培训
|
讲授+实操
|
平时表现+实操成绩
|
|
2
|
社会实践
|
围绕专业知识、综合素质培养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会实践
|
讲授+实操
|
平时表现+实操成绩
|
|
3
|
专业拓展课程
|
专业新技术、专业能力拓展培训
|
讲授+实操
|
平时表现+实操成绩
|
|
4
|
素质教育课程
|
人文选修、业余技能考证、素质教育活动、艺体业余训练、早操等
|
|
平时表现
|
|
|
|
|
|
|
|
|
4. 综合能力课程
序号
|
课程名称
|
教育目标
|
典型工作任务
|
主要授课方式
|
考试/考核主要方法
|
备注
|
1
|
专业综合训练
|
提高就业适应能力
|
根据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训练
|
讲授+实操
|
平时表现+实操成绩
|
|
2
|
顶岗实习
|
在企业中顶岗实习,锻炼岗位综合能力,提高对未来岗位的适应性。
|
感受企业文件;安全文明生产、爱岗敬业;岗位技能提高。
|
工学结合
|
学院考核+企业考核
|
|
七、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表
1. 必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
课程类别
|
序号
|
任课系部
|
课程名称
|
学分
|
教 学 时 数
|
各学期周学时/集中实践周分配
|
备注
|
总学时
|
其 中
|
一
|
二
|
夏季
|
三
|
四
|
夏季
|
五
|
六
|
学期
|
理论教学
|
课内实践
|
课外实践
|
15
|
12
|
|
12
|
10
|
|
|
0
|
理论周
|
3
|
5
|
6
|
5
|
7
|
4
|
14
|
18
|
实践周
|
公共基础课程
|
1
|
A
|
形势与政策
|
1
|
20
|
16
|
|
4
|
讲座4
|
讲座4
|
|
讲座4
|
讲座4
|
|
|
|
大班课
|
2
|
|
军训与入学教育
|
2
|
48
|
8
|
40
|
|
2w
|
|
|
|
|
|
|
|
|
3
|
|
公益劳动
|
4
|
96
|
|
96
|
|
1w
|
1w
|
|
1w
|
1w
|
|
|
|
|
4
|
A
|
心理健康教育
|
2
|
32
|
12
|
|
20
|
|
2
|
|
|
|
|
|
|
前6周
|
5
|
E
|
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
|
2
|
30
|
22
|
|
8
|
|
|
2
|
讲座4
|
讲座4
|
|
|
后6,前5周
|
6
|
A
|
安全生产与劳动法知识
|
1
|
14
|
14
|
|
|
|
|
|
|
|
|
|
后7周
|
7
|
A
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|
4
|
72
|
44
|
|
28
|
|
|
|
2
|
2
|
|
|
|
|
8
|
A
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
|
3
|
54
|
30
|
|
24
|
2
|
|
|
|
|
|
|
|
|
9
|
B
|
体育
|
3
|
54
|
4
|
50
|
|
2
|
2
|
|
|
|
|
|
|
|
10
|
A
|
英语
|
5
|
108
|
108
|
|
|
4
|
4
|
|
|
|
|
|
|
|
11
|
J
|
计算机文化基础
|
3
|
48
|
24
|
24
|
|
4
|
|
|
|
|
|
|
|
12周
|
12
|
B
|
艺术鉴赏
|
|
6
|
6
|
|
|
2
|
|
|
|
|
|
|
|
3周
|
13
|
J
|
创业信息技术
|
1
|
20
|
|
20
|
|
|
|
|
|
2
|
|
|
|
|
14
|
J
|
应用数学
|
5
|
108
|
108
|
|
|
4
|
4
|
|
|
|
|
|
|
|
专业技术课程
|
15
|
C
|
工程图样识读与绘制
|
4
|
108
|
92
|
16
|
|
4
|
4
|
|
|
|
|
|
|
公差配合20节(实验8节)
|
16
|
D
|
电工电子应用技术
|
2
|
40
|
32
|
8
|
|
|
|
|
|
4
|
|
|
|
|
17
|
D
|
电工电子技术实训
|
2
|
24
|
|
24
|
|
|
|
|
|
1w
|
|
|
|
|
18
|
C
|
机械基础
|
3
|
60
|
50
|
10
|
|
4
|
|
|
|
|
|
|
|
|
19
|
C
|
三维CAD(UG)
|
4
|
72
|
|
72
|
|
|
|
|
6
|
|
|
|
|
|
20
|
C
|
模具钳工实训
|
3
|
48
|
|
48
|
|
|
2w
|
|
|
|
|
|
|
|
21
|
C
|
模具拆装测绘与绘图
|
2
|
24
|
|
24
|
|
|
1w
|
|
|
|
|
|
|
|
22
|
C
|
模具材料及制造工艺
|
3
|
48
|
42
|
6
|
|
|
4
|
|
|
|
|
|
|
|
23
|
C
|
数控加工技术及实践
|
4
|
72
|
62
|
10
|
|
|
|
|
6
|
|
|
|
|
|
24
|
C
|
数控加工基本技能训练
|
1
|
24
|
|
24
|
|
|
1w
|
|
|
|
|
|
|
|
25
|
C
|
数控加工技能提高训练
|
5
|
96
|
|
96
|
|
|
|
|
4w
|
|
|
|
|
|
26
|
C
|
数控加工技能强化训练
|
4
|
72
|
|
73
|
|
|
|
|
|
3w
|
|
|
|
|
27
|
C
|
三维模具设计
|
3
|
60
|
30
|
30
|
|
|
|
|
|
6
|
|
|
|
|
28
|
C
|
特种加工技术
|
2
|
40
|
32
|
8
|
|
|
|
|
|
4
|
|
|
|
|
29
|
C
|
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
|
3
|
48
|
42
|
6
|
|
|
|
|
4
|
|
|
|
|
|
30
|
C
|
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
|
2
|
40
|
34
|
6
|
|
|
|
|
|
4
|
|
|
|
|
31
|
C
|
模具制造实训
|
3
|
48
|
|
48
|
|
|
|
|
|
2w
|
|
|
|
|
拓展课程
|
32
|
C
|
创新创业教育(见注1)
|
6
|
96
|
48
|
48
|
|
|
|
4w
|
|
|
|
|
|
|
33
|
C
|
社会实践(见注2)
|
2
|
48
|
|
48
|
|
|
|
2w
|
|
|
|
|
|
|
34
|
C
|
专业拓展课程(见注3)
|
6
|
96
|
48
|
48
|
|
|
|
|
|
|
4w
|
|
|
|
35
|
C
|
素质教育课程(见注5)
|
16
|
256
|
128
|
128
|
|
√
|
√
|
|
√
|
√
|
|
|
|
|
综合能力
|
36
|
C
|
专业综合训练1
|
8
|
144
|
|
144
|
|
|
|
|
|
|
|
6w
|
|
|
37
|
C
|
专业综合训练2
|
4
|
96
|
|
96
|
|
|
|
|
|
|
|
4w
|
|
|
38
|
C
|
专业综合训练3
|
4
|
96
|
|
96
|
|
|
|
|
|
|
|
4w
|
|
|
39
|
C
|
顶岗实习
|
18
|
504
|
|
504
|
|
|
|
|
|
|
|
|
18w
|
|
合计(含理论课周学时合计)
|
150
|
2970
|
1036
|
1851
|
84
|
26
|
20
|
0
|
20
|
22
|
0
|
0
|
0
|
|
注: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安排专业创新能力(含技能)、创新方法培养、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项目。
2.社会实践课程围绕专业知识、综合素质培养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会实践安排题目,由各系组织考核。
3.专业拓展课程安排专业新技术、专业能力拓展课程,由各系安排项目。
4.素质教育课程包括人文选修、业余技能考证、素质教育活动、艺体业余训练、早操等,每学期最低64学时(4学分),由各系自行制定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与考核,每学期将成绩录入成绩系统。
5.专业综合训练围绕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安排项目,采用集中与分散模式组织教学,集中教学时教师必须现场指导。
6.周学时中数字带下划线的表示考试。
2.考证安排及要求
序号
|
考证名称
|
等级
|
考证学期
|
考证要求
|
1
|
英语等级证
|
大学英语二/三级
|
二学期
|
必考
|
2
|
计算机等级证书
|
全国一级或四川省一级
|
二学期
|
必考
|
3
|
数控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
|
中、高级
|
四学期
|
必考(二选一)
|
4
|
模具钳工等级证书
|
中、高级
|
四学期
|
5
|
CAD/CAM应用认证
|
初、中、高级
|
业余
|
选考
|
6
|
数控程序员
|
7
|
电工等级证书
|
3.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学分
课 程 类 别
|
课程属性
|
学分
|
必修课程
|
必修
|
134
|
必修素质教育课
|
必修
|
16
|
最低毕业学分
|
|
150
|
八、专业教学条件
1.师资条件
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0人,其中,教授1人,副教授5人、高级技师1人,技师2人,讲师1人。在教师中有6人具备硕士学位,具备双师素质(理论与实践双优)的教师占比达90%以上,并高薪引进4名企业行业专家和专业岗位能手作为兼职教师,承担专业教学与实训教学任务。
2.实验实训条件
本专业有优良的教学条件,配有模具CAD/CAM仿真实训室、钳工实训室、模具实训室、数控加工车间等各类实验室和专业教室,现有设备包括模具钳工工作台、加工中心、数控车床、数控铣床、电火花成型机床、线切割机床、三坐标测量机、冲压机、注塑机等,总价值上千万,能充分保证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,学生走出校门即可上岗。
3.学习资源
本专业适时采用先进教学媒体,建有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一个,主要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均建有网络课程,所有实训课程均编有结合本校实验实训设备的实训指导书。
4.教学实施建议
本专业适时采用先进教学方法, 充分运用项目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手段有效组织教学。
5.学习评价与考核
本专业对于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注重多管齐下,其中过程考核和项目考核所占比例达到60%,彻底摒弃了一锤定音的评价模式。